2008年7月22日 星期二

秦朝與秦始皇

秦朝與秦始皇

「始皇」稱號的由來
「皇帝emperor」一詞源自於羅馬帝國的「皇帝emperialt」,而中國最早使用「皇帝」這個稱號的是秦始皇。在戰國時代,秦是「戰國七雄」之一,在當時各國的領袖皆稱「王」,「秦王政」是當時秦始皇的稱號。在統一各國後,無法忍受自己與其他被滅的領袖有相同稱號,則希望能有一個比「王」更好的稱號。群臣中曾提出將稱號由王改為「泰皇」,秦王期期不以為然,因此捨棄泰皇中的「泰」,僅用「皇」字,再加上五帝的「帝」,併稱「皇帝」;此意味著,自己兼具三皇和五帝的才德。
秦始皇的秘密
始皇的曾祖父昭王非常長壽,在位時間非常久,在昭王四十二年時,冊立安國君為皇太子。安國君有二十幾個兒子,始皇的父親子楚不過是其中之一,後來子楚藉著呂不韋的幫助,登上了王位,使秦始皇離王位更進一步。傳說中子楚曾向呂不韋提出,要呂不韋「將愛妾讓給他」,而當時,呂不韋之妾已懷有身孕,所以有人傳說秦始皇是呂不韋的兒子
秦始皇的事蹟

1、 完成統一:
當時群雄割據已久,老百姓都希望能夠統一,於是秦始皇就順應時勢完成統一。促使全國統一的力量裡,以商人的聲勢最高,同時商人也表達了「希望統一」的期許和行動。商人會支持始皇改革,是因為在始皇推行的新政中有許多對商人而言是額手稱慶的德政。由於有全國有力的商人們團結起來,才使統一的大業得以迅速完成。

2、 修築萬里長城
提到秦始皇就會很直接的聯想到萬里長城。而萬里長城並非秦始皇所建
造的。在戰國時代,各國均築有城牆,不但可是明確分出自己的疆土,同時也具備軍事防禦功能。到始皇統一天下後,視鞏固國境為第一要務,所以秦始皇將燕、趙、魏三國的長城和齊著名的長城連接在一塊兒再加以補強,並將城牆更往北築。始皇所築的長城並不是用磚塊堆砌,而是在兩塊木板中間灌入泥漿,做成類似混凝土的東西,等乾燥凝固後再將木板移開,也就是所謂的「版築」。或者是用堆砌不用火燒,採自然晾乾方式所製的磚塊,為了補強,還夾雜了柳枝或葦束。<史記>中記載長城東起遼東,西至臨洮(甘肅省)長約「萬餘里」。始皇除了連接長城外,也將匈奴趕出河南之地,並在河南置四十四縣。這些措施皆是為了維持國家安全。

3、 廢分封、設郡縣
在全國統一後,秦始皇不知該用何種政府形式來進行統治,許多大臣建議採用分封方式,唯獨李斯認為:將國王的子弟親屬分封出去,傳到後世親戚關係就疏遠了,最後戰爭不斷發生。對始皇的兒子們和大功臣,可以立為「封君」,用國家徵收的賦稅重賞他們,這樣使天下無二心,這才是鞏固統治的好方法,於是秦始皇便採用李斯的建議,廢分封。
郡縣制在我國春秋時就有了萌芽,戰國時代的各國已普遍建立了郡縣,管理新獲得的地區。秦朝在商鞅變法時,就曾把全國劃分為三十一縣。之後秦始皇採納了李斯的建議以後,便把全國劃分為三十六郡,每郡之下設若干縣,之後又不斷增設,據統計共有四十六郡。所以,郡縣制的建立,是春秋戰國數百年軍事政治鬥爭的產物。

4、 修馳道、鑿靈渠
為了有效地控制遼闊的國土,秦始皇在統一的第二年開工修築名為「馳道」的戰略大路,從咸陽東北到燕齊(今河北省山東一帶),東南到吳楚(今江蘇湖北一帶)。這種大路據說有六十九米寬,道路兩旁每月三丈種一棵青松,路基也很厚實,其有利於防止兵力分散或外重內輕本末倒置的兩種弊病,是加強中央集權的重要措施,很有戰略意義。
為了保證經營嶺南的大軍和戍卒的後勤供應糧道,秦始皇命令監祿轉運糧食。監祿經過精心查勘規劃,在長江和珠江水系的關鍵地段,即湘江和漓江源頭分水嶺上,修建了著名的興安靈渠。把華南和華中連接起來,一直到現在仍然能在灌溉和發電方面發揮效益,真是水利史上的一大傑作。

5、 焚書坑儒
秦始皇三十四年,在咸陽宮的一次宴會,有一位「博士」又挑起郡縣與分封老問題的爭論,要求秦始皇恢復傳統的分封制,始皇命令群臣議論,而李斯認為像這樣下去不加禁止,皇帝權威就會下降,民間的反對派就要形成,應當禁止才好。於是提出了「焚書坑儒」,而秦始皇也批准照辦,使許多秦以前的始書燒燬無法流傳下來,還有許多知識份子被殺害,造成中國的損失。

始皇之死
當年博浪沙事件尚未平息,始皇又開始到各地巡視。始皇最後一次出巡是在三十七年,始皇巡行到山東平原津一帶時開始生病。他不想死,於是,寧可花大錢讓徐福出海去求長生不老藥,但還是沒有求到,始皇終於在河北的沙丘崩逝。

結論:
    秦始皇在位期間做了許多有利於中國發展的事情,創造了中國歷史悠久的「皇帝」制度,以及有利國防、民生的建設。但因為秦始皇的焚書坑儒使中國許多的文化、史書失傳,所以秦始皇的政策建設對中國的影響也是蠻大的!

沒有留言: